3月19日,由我院邵敏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大气化学”启动会在广州召开。该项目是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获批的首个创新研究群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于晟、副主任张朝林,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副校长洪岸、科学技术研究处副处长李雪等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陶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宋君强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南大学刘绍臣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王韬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廖宏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新明研究员、清华大学张强教授等作为指导专家出席会议。启动会由洪岸主持。
(启动会)
启动会上,宋献中校长对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他表示,近年来,随着刘绍臣院士等一批环境与气候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我校环境学科快速发展。 “大气化学”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实现了我校在该类型项目零的突破,起到了示范作用,是暨南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学校将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相关管理规定,全力支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高质量完成。
于晟对暨南大学获得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创立与管理思路。他希望,暨南大学大气化学群体项目经过努力和建设,在大气化学领域能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突破性进展。
项目负责人邵敏对环境与气候研究院的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汇报了群体的形成历程、群体的特色和科学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群体核心成员郑君瑜、王雪梅、王伯光、袁斌、俞鹏飞逐一汇报各自承担任务的科学内容、实施方案及研究进展。
指导专家组一致认为,群体聚焦挥发性有机物研究,既针对国际大气化学研究的关键瓶颈,也符合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需求,专家组高度认可群体的研究特色和扎实的研究基础,并就群体在执行期内如何推进原始创新、如何加强联合攻关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家组组长陶澍院士表示,“大气化学”创新群体是在历经多年的艰苦努力自然形成的,具备了良好的学术结构、年龄结构和发展潜力,寄望群体在建设期内,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世界级的原创性突破,并立足国家与区域发展需求,为国家大气污染防控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决策支持。张朝林副主任在启动会的总结讲话指出,国家基金委的创新群体在国际学术领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希望大气化学创新群体再上新台阶,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决策支持和人才培育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启动会期间,宋献中、洪岸、李雪与于晟、张朝林就暨南大学环境和地学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沟通。
据悉,“大气化学”创新群体始终瞄准大气化学的关键难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来源及效应”开展基础理论和方法学创新,在VOCs 源排放化学活性闭合、VOCs 降解转化新机制方面取得突破,在研究范畴上从大气污染拓宽到气候效应。群体的发展注重学术研究与决策支持并重,旨在为我国区域PM2.5 和臭氧协同防控探索精准、高效的VOCs 减排防控方法。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新闻网